引言
在初一数学学习中,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模型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成绩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一数学中的四大模型,帮助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找到突破口,轻松应对各种数学问题。
模型一:角平分线上的点向两边作垂线模型
模型分析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构造模型,为边相等、角相等、三角形全等创造更多的条件,进而可以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应用举例
例题:在∠ABC中,点D在AB上,点E在AC上,且AD=AE,BE=CD。求证:∠AED=∠ABC。
解题步骤
- 连接DE。
- 因为AD=AE,所以∠AED=∠AEB(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
- 因为BE=CD,所以∠BEC=∠BDA(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
- 由于∠AEB+∠BEC=180°,∠AED+∠BDA=180°,所以∠AED=∠ABC。
模型二:截取构造对称全等模型
模型分析
利用角平分线图形的对称性,在角的两边构造对称全等三角形,可以得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利用对称性把一些线段或角进行转移,这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解题技巧。
应用举例
例题:在等腰三角形ABC中,点D在BC上,AD是角平分线,且AD=AC。求证:BD=CD。
解题步骤
- 作DE∥AC,交AB于点E。
- 因为AD是角平分线,所以∠BAD=∠CAD。
- 因为DE∥AC,所以∠BDE=∠CAD。
- 因为AD=AC,所以△ABD≌△ECD(SAS)。
- 所以BD=CD。
模型三: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模型分析
-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 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应用举例
例题:在等腰三角形ABC中,点D在AB上,AD是角平分线,且AD=AC。求证:BD=CD。
解题步骤
- 连接BD、CD。
- 因为AD是角平分线,所以∠BAD=∠CAD。
- 因为AD=AC,所以△ABD≌△ACD(SAS)。
- 所以BD=CD。
模型四:角平分线平行线模型
模型分析
角平分线平行,必出等腰三角形。
应用举例
例题:在等腰三角形ABC中,点D在BC上,AD是角平分线,且AD∥BC。求证:BD=CD。
解题步骤
- 连接BD、CD。
- 因为AD∥BC,所以∠BAD=∠BDC。
- 因为AD是角平分线,所以∠BAC=∠BCD。
- 因为∠BAD+∠BAC=180°,∠BDC+∠BCD=180°,所以∠BAD=∠BCD。
- 所以△ABD≌△BCD(AAS)。
- 所以BD=CD。
总结
掌握初一数学四大模型,有助于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找到突破口,提高解题效率。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重理解模型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具体例题进行练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