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中,寡头市场是指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这些企业在行业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对市场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寡头市场的竞争模式复杂多变,其中,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卡特尔模型和伯特兰模型是四大经典竞争模型。以下将深入探讨这些模型背后的真相。
1. 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该模型假设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它们的生产成本为零,且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
模型假设:
- 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A和B)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
- 两家的生产成本为零;
- 两家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
模型结论:
- 当生产成本为零时,每个企业的均衡产量为市场总容量的1/3;
- 市场价格为1/3。
模型应用:
古诺模型适用于分析两家寡头企业的竞争关系,有助于理解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2. 斯威齐模型
斯威齐模型,也称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在1939年提出。该模型主要用来解释一些寡头市场的价格刚性问题。
模型假设:
- 某寡头企业提高价格,其竞争者置之不理;
- 提价企业的需求量因为提价而大幅度下降;
- 市场需求富有弹性。
模型结论:
- 当企业提高价格时,需求量大幅度下降;
- 当企业降低价格时,需求量扩大非常有限。
模型应用:
斯威齐模型有助于解释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刚性的现象。
3. 卡特尔模型
卡特尔是指厂商明确签订有关市场活动的合作组织。由于有明确的约定,卡特尔组织往往以一个垄断者的身份出现,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产量。
模型假设:
- 厂商之间存在正式的勾结;
- 按照协议在各个成员之间分配产量配额。
模型结论:
- 卡特尔组织能够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产量和价格;
- 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模型应用:
卡特尔模型适用于分析有勾结的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关系。
4. 伯特兰模型
伯特兰模型由法国经济学家伯特兰在1883年提出,是一种价格竞争模型。与古诺模型和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不同,伯特兰模型认为只要有一个竞争对手存在,企业的行为就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一样,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模型假设:
- 市场中存在多个企业;
-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价格竞争;
-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模型结论:
- 当价格降到P1P2MC时,达到伯特兰均衡;
- 只要有一个竞争对手存在,企业的行为就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一样。
模型应用:
伯特兰模型有助于理解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竞争的机制。
总结,寡头市场中的四大经典竞争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工具,有助于深入理解寡头垄断市场的竞争关系和价格决定机制。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