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模型已成为推动AI应用的核心驱动力。上海作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军城市,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模型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将深入解析上海大模型的发展现状,并探讨算力受益股的潜力。
一、上海大模型发展现状
1. 政策支持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形成50个左右具有显著成效的行业开放语料库示范应用成果。这一政策支持为上海大模型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 技术突破
上海在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模型研发方面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例如,天罡智算平台成功接入国内大模型DeepSeek,大幅提升自然语言处理、逻辑推理能力。此外,上海还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模型,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盘古”大模型。
3. 行业应用
上海大模型在多个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金融、医疗、教育、制造等。以金融行业为例,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自研与生态合作双轮驱动,打造了行业领先的算力与数据能力,实现了从传统保险服务向科技驱动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型。
二、算力受益股潜力分析
1. 算力基础设施
随着大模型的发展,对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以下企业有望受益:
- 天罡智算:专注于AI智能算力交易,整合全球资源搭建GPU网络,提供高性能租赁与硬件服务。
- 中科曙光:全方位覆盖了从上游芯片、服务器硬件到中游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算力服务平台以及下游云服务提供商的完整IT产业链。
2. 人工智能芯片
人工智能芯片是支撑大模型运行的核心部件。以下企业有望受益:
- 芯原股份:涨超9%,芯片股走强,带动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涨1.8%。
- 翱捷科技:涨超6%,推动“模型+系统+芯片”协同发展。
3. 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平台为AI应用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以下企业有望受益:
- 阿里巴巴:加大数据中心建设投入,带动各类存储需求高速增长。
- 腾讯:在AI算力相关产业链以及半导体细分行业复苏中受益。
三、总结
上海大模型在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芯片和云计算平台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AI产业的不断发展,这些受益股有望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投资者可关注相关企业,把握投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