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突破,受到了广泛关注。北京,这座中国的首都,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科技基础和前瞻的政策支持,迅速成为大模型发展的新高地。本文将从政策、技术、人才和产业生态等方面,揭秘北京如何成为大模型发展高地。
政策支持:构建发展框架
1. 开源开放政策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刘卫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将重点建设全球“开源之都”,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开源开放,打造中国版“Hugging Face”。这一政策旨在构建开放共享的AI大模型生态,激发创新活力。
2. 未来产业投资基金
北京市经信局透露,北京已构建“政府资金引导基金领航,金融护航”的资本赋能体系。2023年12月,北京成立4支百亿级政府投资基金,聚焦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助推关键技术产业化。
技术创新: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1. 国产大模型研发
北京市将加速国产大模型多维度创新,聚焦更高泛化性能、更低训练成本、更强推理效率的下一代大模型研发。同时,北京市还将分层布局强化学习、统一原生多模态等关键技术研究。
2. 芯片根技术创新
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刘维亮表示,北京将加快推动先进网络部署和应用推广,新建5G-A基站5000座以上,加快建设海淀、朝阳、亦庄、京西等4个公共算力中心,推动全市智能算力供给规模突破4.5万P。
人才汇聚:打造创新高地
1. 人才引进政策
北京市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京发展。这为北京大模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2. 产学研合作
北京市鼓励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攻克大模型技术难题。
产业生态:构建完善产业链
1. 产业集聚
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产业规模超1500亿元,预计全年突破3000亿元。这为北京大模型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 产业链完善
北京市将构建AI软件产业生态,建设智能体开发应用平台、行业模型应用实验室、模型调优工厂和数据生产基地,打造人工智能国际开源社区。
结语
北京凭借政策、技术、人才和产业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大模型发展的新高地。未来,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北京必将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