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模型(Large Models)
大模型是指具有海量参数和强大计算能力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处理复杂任务,如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2.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领域,通过多层神经网络来模拟人脑的神经元结构,从而实现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
3.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是指使计算机系统能够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科学和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4.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
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人脑神经元连接的数学模型,通过调整连接权重来学习和存储信息。
5. 训练数据(Training Data)
训练数据是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原始数据集,通常包括输入数据和对应的标签。
6. 计算能力(Computing Power)
计算能力是指处理数据和分析模型所需的计算资源,对于大模型来说,强大的计算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7. 超参数(Hyperparameters)
超参数是模型参数的一部分,它们对模型的性能有很大影响,需要在模型训练之前进行设置。
8. 参数优化(Parameter Optimization)
参数优化是指调整模型参数,以使模型在特定任务上达到最佳性能。
9. 验证集(Validation Set)
验证集是用于评估模型性能的数据集,它不参与模型的训练过程。
10. 测试集(Test Set)
测试集是用于最终评估模型性能的数据集,它应该与训练数据和验证集独立。
11. 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
损失函数是用于评估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的函数,它指导模型参数的优化。
12. 优化算法(Optimization Algorithms)
优化算法用于寻找最小化损失函数的模型参数,常见的有随机梯度下降(SGD)、Adam等。
13. 梯度提升(Gradient Boosting)
梯度提升是一种集成学习方法,通过迭代地构建多个弱学习器,最终组合成一个强学习器。
14.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随机森林是一种集成学习方法,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组合它们的预测结果来提高模型性能。
15. 生成对抗网络(GANs)
生成对抗网络由生成器和判别器组成,通过对抗性训练生成逼真的数据。
16. 自编码器(Autoencoders)
自编码器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模型,通过学习输入数据的低维表示来提取特征。
17. 词嵌入(Word Embeddings)
词嵌入是将词汇映射到高维空间的一种方法,能够捕捉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
18. 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
语义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个任务,旨在理解文本中的语义和意图。
19.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
机器翻译是指使用计算机程序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自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20. 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
计算机视觉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理解和解释图像和视频的技术。
21. 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深度强化学习是结合了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一种方法,通过模拟环境中的决策过程来学习策略。
22. 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
无监督学习是指从没有标签的数据中学习模式或结构的方法。
23. 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
监督学习是指从带有标签的数据中学习模型的方法。
24. 非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
非监督学习是指从没有标签的数据中学习模式或结构的方法。
25. 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
半监督学习是指使用少量标记数据和大量未标记数据来训练模型的方法。
26. 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强化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领域,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指导智能体学习最佳策略。
27. 聚类(Clustering)
聚类是将数据点分组为相似簇的无监督学习任务。
28. 分类(Classification)
分类是将数据点分配到预定义类别中的监督学习任务。
29. 回归(Regression)
回归是预测连续值的目标的监督学习任务。
30. 模型评估(Model Evaluation)
模型评估是评估模型性能的过程,通常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等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