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确保技术合规、安全及可控,我国对大模型实行备案制度。本文将详细介绍大模型备案的背景、目的、流程、要点以及合规之道。
一、大模型备案背景与目的
背景
近年来,大模型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智能服务。然而,这些技术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如误导用户、传播非法信息等。为了规范大模型的发展和应用,保障公众利益和社会安全,我国出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大模型进行监管。
目的
大模型备案的主要目的是事前风险管控,确保AI大模型在正式投入市场前已满足国家安全标准及合规要求,有效预防潜在危害,构建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生态。同时,通过备案制度,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智能服务。
二、大模型备案流程
准备阶段
- 熟悉法律法规:深入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备案要求和规定。
- 明确主管部门:确定备案的主管部门,通常是网信部门,并了解其备案要求和流程。
- 评估模型及语料:评估文本训练语料的规模、类型(如中文文本、英文文本、代码等)和来源(开源、自采、商业等),核验标注内容准确性,分析语料合法性,确保不含侵权、违法违规信息。
- 制定安全及合规措施:建立非法内容拦截措施,如预置关键词拦截列表、分类模型检测等。
申请阶段
- 准备备案材料:包括安全评估报告、模型服务协议等材料。
- 提交属地网信办审核:企业需向属地网信办提交备案申请,并获取备案表。
审核评估阶段
- 属地网信办审核:网信办将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保模型和数据合规合法。
- 中央网信办复审:审核通过后,上报至中央网信办进行复审;未通过,需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并重新提交。
后续管理阶段
- 建立内容监控体系:应对节假日及重大事件,确保模型输出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 更新备案信息:如果大模型有重大升级、服务范围变更等情况,需重新备案或更新备案信息。
三、大模型备案要点
- 合规性:确保模型开发、部署和使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加强模型的安全措施,防止被用于非法或有害目的。
- 安全性:建立非法内容拦截措施,如预置关键词拦截列表、分类模型检测等。
- 透明度:公开备案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四、合规之道
-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合规意识。
- 与专业机构合作:寻求专业机构提供安全评估、合规咨询等服务。
- 关注政策动态: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法规,调整备案策略。
大模型备案是确保技术合规、安全及可控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入了解备案流程、掌握合规之道,企业可以顺利开展大模型业务,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