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大模型备案
大模型备案,是指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上线备案流程。这是网信部门针对生成合成(深度合成)类算法的备案要求,旨在保障和监管大模型技术的应用,确保其安全、合规。
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大模型备案要求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符合以下条件:
- 具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生成能力的模型及相关技术;
- 依据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生成合成类算法制作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网络信息的技术;
- 具备篇章生成、文本风格转换、问答对话等生成或者编辑文本内容的技术;
- 具备人脸生成、人脸替换、人物属性编辑、人脸操控、姿态操控等生成或者编辑图像、视频内容中生物特征的技术;
- 具备三维重建、数字仿真等生成或者编辑数字人物、虚拟场景的技术。
二、大模型备案主体
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条,大模型备案主体包括以下两类:
1. 平台运营方
平台运营方是指负责大模型的商业性开发,依据相关规定取得相应资质证照,承担相应义务与责任,提供大模型技术应用服务的组织、个人。在大部分情形下,平台运营方针对的是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大模型应用场景。
2. 技术支持方
技术支持方是指负责大模型的技术性开发的组织、个人。技术支持方是大模型的设计者、开发者和完成者,掌握着大模型背后的核心算法和运行规则,负责处理数据训练、生成内容标记、模型优化等技术性事项。在大部分情形下,技术支持方针对的是面向企业的大模型应用场景,通常以API形式为企业等提供大模型技术支持。
三、大模型备案流程
大模型备案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安全评估
备案主体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确保大模型应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2. 准备备案材料
备案主体需准备以下备案材料:
- 《大模型上线备案申请表》;
- 大模型技术方案;
- 大模型安全评估报告;
- 相关资质证明文件;
- 其他必要材料。
3. 提交备案申请
备案主体将备案材料提交给网信部门进行备案。
4. 备案审核
网信部门对备案申请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大模型的技术方案、安全评估报告、资质证明文件等。
5. 备案决定
网信部门根据审核结果作出备案决定,备案通过后,大模型方可上线运营。
四、大模型备案所需材料汇总
大模型备案所需材料包括:
- 《大模型上线备案申请表》;
- 大模型技术方案;
- 大模型安全评估报告;
- 相关资质证明文件;
- 其他必要材料。
五、大模型备案时间成本对比
大模型备案所需时间成本因备案主体、备案材料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备案时间约为1-3个月,成本包括人力、物力、时间等。
六、备案建议
- 提前了解备案政策,确保大模型技术符合国家规定;
- 准备齐全的备案材料,提高备案效率;
- 关注备案动态,及时调整备案策略;
- 加强大模型应用安全管理,确保合规运营。
七、附录:大模型备案材料
以下是大模型备案所需材料的详细说明:
- 《大模型上线备案申请表》:申请备案时需填写此表格,包括备案主体信息、大模型信息、备案内容等;
- 大模型技术方案:详细描述大模型的技术架构、功能特点、应用场景等;
- 大模型安全评估报告:由专业机构出具,评估大模型应用的安全性、合规性;
- 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包括备案主体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
- 其他必要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提供其他相关材料。
通过以上解析,希望您对大模型上线备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合规的道路上,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