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模型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专业学校在培养未来科技人才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揭秘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领域,哪些专业学校正在领跑未来科技教育。
概述
大模型,即大型语言模型,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它能够模拟人类语言理解、生成和交互的能力,广泛应用于智能客服、智能翻译、智能写作等领域。在科技教育领域,大模型的应用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供了新的途径。
领跑学校及特点
1. 安徽中药科技学校
特点:
- 组织教师参加由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拥抱大模型时代”专题视频会议,提升教师对大模型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 引入Deepseek大模型,深入剖析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如智能助教、课程开发、技能评估、就业指导等。
案例: 学校教师通过培训,将Deepseek大模型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增强课堂互动性,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2. 北京邮电大学
特点:
- 依托自身优势特色,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智能技术人才培养改革。
- 实现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全覆盖,打造前沿交叉技术“AI专业交叉”两大专业课程群。
- 开展“AI助力的智课工程”,借助AI创建知识图谱,重组课程资源,实现个性、开放、精准的智能教学。
案例: 学校开发了大模型与知识图谱双驱的自适应学习平台“邮谱”,主动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节奏,达成师生机“三元交互,以智助教”。
3. 同济大学
特点:
- 推出全国首个智能建造专业,强化学生复合型工程能力,特别是加强其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
- 将人工智能的理念推广至全校所有本科生,无论其专业是工程类、理科类,还是人文学科类,均需修读一门名为“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的课程。
- 引入大模型,供学生们实践其创新思维。
案例: 同济大学推出了Civil GPT土木工程大模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专业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土木工程人才。
4. 火山引擎
特点:
- 面向学校的AI应用开发平台,加速大模型落地。
- 在通用大模型的发展推动下,各个行业都在打造垂直类大模型,教育行业也不例外。
案例: 火山引擎教育行业解决方案高级总监李峪在演讲中分享了火山引擎大模型方案在教育行业的场景路线探索和应用实践。
5. 云城建数字经济产业学院
特点:
- 举办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讲座,介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背景与发展历程,并对大模型的分类与特点进行系统解析。
- 鼓励同学们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案例: 讲座中,专家结合行业实践,建议学校教师通过引入智能教学工具优化教学流程与效果,同时构建个性化学习指导体系。
6. 大板蒙古族实验小学
特点:
- 将DeepSeek、HunYuan等大模型接入校园科技活动室,打造AI赋能教育的鲜活样本。
- 在科学教学中创新提出“找茬式教学”,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对比AI算法与传统实验的差异,通过纠错训练培养批判性思维。
案例: 学校通过自主学习提升数字素养,探索人机协同的智能课堂,推动AI深度融入日常教学。
总结
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时代,专业学校在培养未来科技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上述学校通过引入大模型技术、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等措施,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未来,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专业学校将继续领跑未来科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