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模型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大模型的应用也带来了数据安全、内容合规等问题。为了规范大模型的发展,我国网信办出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大模型必须通过备案审核。本文将揭秘哪些大模型成功通过了备案审核,并探讨大模型的合规之路。
大模型备案背景
1. 法律法规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并进行备案。这意味着,大模型在正式上线前必须经过备案审核。
2. 备案目的
备案审核旨在确保大模型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保障数据安全、内容合规,避免滥用和误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成功通过备案的大模型
1. 希姆九州大模型
广州希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希姆九州大模型成功完成国家级备案。该模型已在政务、公共采购等领域落地试运行,实现AI与政企应用场景的精准适配。
2. 法管家大模型
由贵州律皓科技有限公司携手贵州大学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文本计算与认知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研发的法管家大模型,成为国内首个完成“双备案”的法律大模型。
3. 派生万物大模型
上海派生万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成功通过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成为本批获得备案的六款产品之一。
大模型合规之路
1. 技术层面
1.1 数据安全
确保数据来源合法、合规,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防止数据泄露。
1.2 模型安全
对大模型进行安全评估,防止恶意攻击和滥用。
1.3 内容合规
对生成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2. 管理层面
2.1 安全评估
对大模型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2.2 备案流程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备案,确保大模型合法合规上线。
2.3 监管合作
与监管机构保持良好沟通,共同推进大模型合规发展。
总结
大模型备案审核旨在规范大模型的发展,保障数据安全和内容合规。通过本文的揭秘,我们可以看到,已有部分大模型成功通过了备案审核。在未来的发展中,大模型还需在技术和管理层面不断加强合规措施,以确保其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