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模型(如ChatGPT、DeepSeek等)在学生群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分析大模型在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现状,并揭秘校园AI工具的普及率。
一、大模型在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现状
1. 学习辅助工具
大模型在学生群体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论文写作:学生利用大模型生成论文提纲、撰写初稿,甚至修改和完善论文。
- 学术研究:大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搜集资料、分析数据,提高学术研究的效率。
- 阅读理解:大模型可以辅助学生理解复杂文献,提高阅读效率。
- 课堂互动:部分教师使用大模型辅助教学,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学习效果。
2. 情况分析
2.1 国内外差异
- 国内: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在国内高校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主要的AI学习辅助工具。
- 国外:ChatGPT等AI工具在美国大学生中受到热捧,成为学习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学生群体差异
- 研究生:研究生群体中使用AI工具的比例较高,尤其在撰写课程论文、搜集资料等方面。
- 本科生:本科生对AI工具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但在部分学科如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等领域,AI工具的应用较为普遍。
二、校园AI工具普及率揭秘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国内13所高校2351名本科生的数据,并分析了校园AI工具的普及率。
2. 普及率分析
- 使用率:调查发现,被访高校师生几乎全部都曾在学习和工作中使用过AI工具,从未使用过的高校师生比例仅为1%。
- 频繁使用率:其中,18%的高校师生每天多次使用AI工具,41%的高校师生一周内会多次使用。
- 使用场景:AI工具在撰写课程论文、搜集资料、翻译或润色文字、探索新知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3. 问题与挑战
3.1 学术不端风险
部分学生出于功利动机使用AI工具,可能存在学术不端的风险。
3.2 技能差距
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学生对AI工具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这种差距可能影响他们未来的竞争力。
三、结论
大模型在学生群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学术研究的重要辅助工具。然而,我们也应关注AI工具的普及率,以及可能带来的问题与挑战,引导学生在正确使用AI工具的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